我要报名
首页 大赛简介 组织机构 大赛领域 项目支持政策 参赛条件 赛制安排 其他事项 附件
大赛简介

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西安赛区(以下简称“大赛”)聚焦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等重大任务,支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深化“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品牌,打造省市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协同融合平台,搭建宣传省市人才发展环境、营商环境的全新窗口。以创业大赛方式公开遴选优秀创业人才和优质创业项目,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落户枣庄,填补产业空白点,实现卡位入链,引领和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主办单位:

中共山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

中共枣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枣庄市科学技术局

合作单位:

数科邦平台

大赛领域

大赛领域:围绕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医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5大赛道;

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基础软件、智能传感器等;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工业母机、机器人、动力装备、海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

医养健康: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海洋药物、中医药传承创新、高端制剂、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治、精准营养与食品药品安全等;

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核电、氢能及储能、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钙钛矿电池、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兴功能材料、先进化工材料、超高温材料等;

现代农业:智慧农机、种源“卡脖子”技术、盐碱地综合利用、食品技术与工程等。


项目支持政策

1.给予每个优胜奖项目2万元奖励。获奖项目一年内在枣庄市落地,可享受以下人才支持政策:符合枣庄英才科技创业类领军人才条件的,经验收合格,一次性给予每名入选者50万元创业启动经费,并最高给予50万元创业奖补资金,择优给予最高1000万元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符合留学人员来枣创业条件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给予20万元创业启动扶持资金;优先推荐参加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工程评选,入选后除享受上级政策支持外,再给予最高150万元市政府奖励;在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落地的人才项目,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当地代建厂房、租金减免等招商引资支持政策;为落地项目配备服务专员,纳入创业企业全周期跟踪服务,通过政府渠道优先推介企业招才、招工信息,优先组织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培训班。

2.优胜项目参加省总决赛,享受省级各项支持政策。

参赛条件

1.符合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的公告中创业团队人选标准条件;

人选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一般须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在海内外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尚未在我省注册成立企业。

(2)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3)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有较大潜力。

(4)拥有目标一致、结构合理、合作紧密的创业团队。

(5)拥有项目属于我省“十强”产业领域,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化路径,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前景

(6)对业绩特别突出或者急需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等条件。


2.参赛选手需为创业团队核心技术人员,资格条件审查通过后不得更换人选,否则视为放弃;每名参赛选手可选择1个赛道报名,已成功从枣庄市申报入选国家、省、市人才工程、项目的人选,或在往届创业大赛获一、二、三等奖的人选,不再接受报名;

3.参赛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参赛选手所提交的项目材料不得存在抄袭、盗用等不法现象,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一经发现违法违规,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或追回奖金;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一切责任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


赛制安排

1.大赛报名。西安赛区创业团队类参赛人选,可登录数科邦平台(https://www.shukeb.com)申报

2.资格审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和选手资格条件进行形式要件审查,确定入围西安赛区路演项目名单。

3.项目路演。2024年7月中旬,在西安举办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西安赛区项目路演,评选优胜项目。

4.推荐参加总决赛。组织优胜项目根据总决赛要求完善申报信息,组织参加第六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省总决赛。

其他事项

1.在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指导下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等单位人员组成的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大赛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受理对打分情况的异议并提出处理意见。

2.参赛选手完全本着自愿原则参加本次比赛,如对大赛有异议,可及时与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沟通,或选择退出比赛,但无权要求更改比赛规程或赔偿因参赛所产生的任何费用。参赛选手应按照主办方通知按时参加复赛,对不能按照要求参加复赛的,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3.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正常进行的,主办方有权对赛程作相应调整或终止比赛。大赛组委会保留进一步补充本次比赛规程的意见和最终解释权。

4.本次大赛不对参赛选手收取任何费用,参赛选手餐饮住宿费用由主办方承担。大赛组织过程中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辅导班。参赛单位和人选要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不法机构虚假宣传。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