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与市场需求剧增,机器人/智能设备的传统边界逐渐模糊,其使用范围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工业领域,逐渐渗透至农林旷野、消防救援、军警巡逻等非传统应用环境中。但在面对极端环境与重负荷挑战时,传统机器人性能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因此,亟需同时具备高负载能力和强越障能力的新型机器人,以满足新的需求。
【创始人:冯春魁】
兴华晶航和御铠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冯春魁: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系统(动力/控制/安全)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无人机协会专家委员会资深机器人专家,对机器人技术有浓厚兴趣,在此领域已深耕二十余年,曾先后任职于亚新科(重卡发动机核心件龙头企业)、青岛海尔智能电子科研所、深圳多家变频伺服电驱、机器人企业,精通重载机器人系统架构、软硬机全域技术;拥有多项从0到1的原创技术、丰富企业运营经验。
立鸿鹄之志,集众多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填补市场空白
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小型(扫地/迎宾/送餐)服务机器人等各大赛道技术与应用日趋成熟;而在重载越障机器人这一领域,依然存在探索研究少、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之后,2021年春末夏初之际,创始人冯春魁、易滨与一群来自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和研究机构的高层次人才,在科创之城深圳共同成立了御铠机器人公司。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融合最前沿技术,立志填补重载越障机器人市场空白。
精准定位重载越障(平台型)机器人,技术国际领先,开启特种机器人新纪元
团队精准定位,避开了人形机器人、小型(清扫)服务机器人及工业机械臂等激烈同质化竞争领域,深耕于重载越障机器人这一国际空白的蓝海市场。产品新,直接竞争小,发展空间大,迄今为止,冯春魁团队已在该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第三代的重载越障(平台型)机器人,拥有出色的综合性能,该机整机零部件数上万(自研、自行制定工艺标准生产的零部件数近千)、整机代码量超百万行,融合了机器视觉、激光雷达、卫星导航定位、超声红外等多种传感技术,其载重能力(200公斤—1000公斤)超越市面上现有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其越障高度(0.5米—1.2米)超越了传统AGV机器人。
重载越障(平台型)机器人的第一代机产品图
重载越障(平台型)机器人第二代机示意图
在功能、应用范围上,重载越障(平台型)机器人已经破除了传统机器人单一的应用壁垒,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的环境和需求,尤其是可替代人员在艰苦/危险环境中进行作业。例如,该机器人可在家庭环境中照顾老人或残疾人,可在农林旷野等崎岖地形进行输送作业,也可在消防救援和军警边防巡逻中发挥作用。
以创新为源,获权威认可,勇攀行业高峰
重载越障机器人不仅在国内是全新领域,而且在国际上也是全新领域,这意味着该技术以及市场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可参照、模仿的对标对象。创始人冯春魁说:“该机器人从产品的系统架构、软件、硬件、机械的技术方案、再到市场的应用场景,每一项都需要进行创新、验证。”
团队凭借着优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成功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在持续突破和拓展产业边界同时,公司也在2023年实现了新的发展。
在深圳政府举办的2023年创新创业大赛上,冯春魁团队的重载外骨骼(快艇)机器人经过专家组公开评审,获得入围半决赛的优异成绩。
团队不仅在重载越障机器人的平台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机器人)动力安全精准模型/算法领域也有先进技术。该精准模型/算法,除了能够提升机器人的安全性之外,也可应用于飞行器、汽车、高铁等领域。
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飞行器数量日渐增多,对安全也产生了更高需求,因此冯春魁团队,与国际知名的深圳彩虹鹰无人机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冯春魁团队负责动力安全精准模型/算法,彩虹鹰团队提供飞行器系统的国际前沿技术,双方通力合作,成功研发出国际领先的飞行器动力安全监控系统。
该飞行器动力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精准模型/算法,计算出涵括(电池电机电控旋翼、或发动机及传动件及机翼等)动力/飞行系统中所有核心器件的飞行参数动态曲线图,构建全方位、全程实时监控的安全矩阵。该技术可将飞行器动力系统早期故障侦测的灵敏度提高3-10倍,有助于抑制坠机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当固定翼飞行器(例如民航大飞机)在地面滑行、或EVTOL(直升机)低空悬停时,该安全系统就能可靠工作、侦测动力系统早期故障、能更有效的防止飞机带病升空、防患于未然。
除了提高安全性之外,该系统还可通过发动机参数测算出乘客熟知的某项人体参数,让乘客能直观感知、评估飞行器安全系统状况,从而大幅提高乘客对于安全系统的可信度、缓解乘客的安全焦虑(其比里程焦虑更痛N倍),使更多的乘客敢尝试、乘坐EVTOL/飞行汽车/喷气背包等新型飞行器、促进行业发展!
该动力安全系统为飞行器领域国际领先的原创技术,已申报核心专利,且该技术具备成为行业(国际)标准的可行性。2024年5月,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在深圳召开,创始人冯春魁因具有多项原创科技成果而应邀参会,且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无人机协会会长杨金才院士,特聘为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系统动力/控制/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无人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飞行器动力安全(精准模型/算法)监控系统的产品图
“创新是突破同质化竞争、内卷的唯一法宝。”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时,“同质化竞争”、“内卷”等被诟病的问题接连出现,成为很多企业发展路途上的“拦路虎”。兴华晶航·御铠机器人创始人冯春魁认为:与其在同质化竞争漩涡中踟蹰不前,不如积极创新,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地破解内卷,始终站在行业发展潮头。
兴华晶航·御铠机器人冯春魁团队,不仅开发了全新的重载越障(平台型)机器人、飞行器防坠机安全预警系统(该技术亦为国际首创);且在科技系统生态IP运营上,也未与众多企业一道跟随起源于欧美的“元宇宙”IP,而独树一帜地设计出了“机宇宙”IP,该IP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商标和版权授权(机宇宙对标基于虚拟现实的元宇宙,它是一个由人工智能、高性能机器人所构建的科技世界)。
此外,创始人冯春魁还与央视曾多次报道的中国知名发明人解文武(其手机防丢专利曾成功与国际500强巨头三星合作),共同发起国内第一个从0到1原创科技发明人研讨会,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原创科技发明人共同学习交流,形成更多的从0到1的原创科技,为行业做贡献。
伴随着“机器人+”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机器人应用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当下,一支拥有国际视野、优秀的从0到1创新能力的团队正在全速前进,且已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兴华晶航·御铠机器人公司有望在无人系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领域成为业内领先企业,有望实现其科创板或纳斯达克上市的目标!
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作为全球专业的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以及未来科技独角兽的推手——数科邦,将持续聚焦工业制造、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关注、发掘更多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助力企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0-05-15 1377
2022-11-26 1390
2023-02-02 752
2019-12-03 1438
2022-11-04 1203
2019-12-27 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