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冬奥会暖身
北京时间12月5日,2021-2022赛季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美国斯蒂姆博特站,中籍混血美少女谷爱凌发挥出色,以总分184.25分获得大跳台冠军,赛季首秀即夺金!同时,明年她将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冬奥会。
对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上海来说,
冬奥会是陌生的,
但是,
上海体育健儿不会缺位冬奥会,
上海科技更不会缺席冬奥会。
//“飞扬”因上海而飞扬
随着冬奥会和残奥会火炬“飞扬”发布,让世人惊叹的不止是它动感和活力外形,还有他采用的黑科技。
解决了极端条件下应用瓶颈
碳纤维专家、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黄翔宇介绍,北京冬奥会火炬由火炬外壳和燃烧装置组成,其中,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呈现出了“轻、固、美”的特点。
“轻”: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比,轻了20%以上。
“固”: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特点。
“美”:应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
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协同努力,攻克了一系列难题,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
//北京冬奥会上的F1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冬奥会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馆之一,同时也是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
赛道全长1975米,最高设计时速134.4公里,垂直落差超过121米,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360°回旋弯的赛道。
引领多个“首创”
秉持着北京冬奥会所有建设工程都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目标,上海宝冶自2018承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以来,项目团队革新前沿施工技术,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引领多个中国“首创”:成功研制完成高强度、高性能的赛道专用喷射混凝土,并实现了国人自行完成喷射任务,填补了国内空白;采用氨制冷系统和赛道制冰修冰技术,自行组建国内首支雪车雪橇赛道制冰师团队,开启国内首创。
团队顺利完成了各大里程式节点:
2018年7月24日
项目一次性顺利通过国际单项组织对赛道模块的测试认证;
2019年9月17日
迎来赛道合龙贯通;
2020年3月10日
顺利完成首次正式制冰修冰任务;
2020年9月30日
顺利完成赛道制冰工作;
2020年11月9日
国际奥委会在官网发布消息,北京冬奥会的雪车雪橇场地认证成功。
“一起向未来”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2024-09-27 247
2022-11-15 904
2022-12-14 1132
2019-12-16 1481
2018-05-18 1622
2021-09-18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