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访 > 绿色航运的未来:国家认证第五类创新材料引领船舶材料革命

绿色航运的未来:国家认证第五类创新材料引领船舶材料革命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4-08-06 1005 0 0

  在全球致力于节能减排和绿色海事的背景下,船舶作为国际贸易与海洋探索的重要交通工具,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们乘风破浪、跨江越海的宏伟梦想。从原始的木舟演变到现代的远洋巨轮,在历史的演进中,造船材料的每一次革新不仅映射了科技进步的足迹,更是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体现。随着国家出台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从天然木材、钢材、铝合金和玻璃钢到如今的低碳、高效材料使用,无不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在这一进程中,潘岩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号召,立足海洋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前沿,致力开发和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及智能化技术。站在海洋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交汇点上,潘岩团队瞄准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工和信息技术领域,加速推进海洋大数据、船舶与海洋装备、船舶无人驾驶系统、海洋新材料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旨在打造绿色、智能的船舶解决方案,开拓新的蓝海市场,引领全球海事行业迈向更加可持续和智能化的未来。

图片2.png

【潘岩,泛海海工(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


  本期数科邦专访邀请到泛海海工(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始人潘岩先生,聚焦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分享泛海海工在绿色海事与船舶新材料领域的探索历程和革新之路。


  数科邦:海洋强国是我国近几年重点发展的一大方向,许多企业积极投身于海洋经济这个大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何会选择新型船舶材料这一新兴领域,彼时看到了那些机会?


  潘岩:得益于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部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是国家传统和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方向。然而传统材料造船有一些痛点难以解决。原本国家允许的造船材料只有四种:木、钢、铝合金和玻璃钢。其中,通过木材、钢材、铝合金材料制作的船舶则需要定期刷漆维护,对生产环境和水体造成一定负担;而玻璃钢制成的船舶则需要定期涂胶,玻璃纤维的吸入也对人体有极强的致病性。


  这些痛点存在多年,也给了我们团队全新研发方向——探索船舶材料发展趋势,产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材料,成为公司创立的契机。


  公司核心产品是“高分子材料精密成型与智能制造系统”,该系统具有全生命周期环保、无污染、无需维护、节能高效等特点,目前通过这个系统可用于生产高分子材料船舶、网箱龙骨、深海浮体、超大型海洋浮标等产品。


  数科邦:我们注意到,公司研发的新材料船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呼,您可以向我们详细介绍下它突破了哪些传统船舶的局限和竞争优势吗?


  潘岩:公司研发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是除传统造船材料外第五种被国家允许的造船材料,与传统船舶制造业相比,我们的新材料船能达到从生产、使用到报废全寿命期环保。


  用这个材料制成的船舶有几点突出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绿色环保。造船过程只需用到电,没有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使用过程中新材料疏水性好,阻力小更节油,也可配新能源的动力更加低碳。表面能低,不需要刷漆也不附着藤壶海虹等海洋生物,免去每年清淤刷漆维护。船舶达到使用年限,船体材料可以100%回收再利用,市场回收价在3000元/吨左右。


图片3.png

【新材料渔船】


  第二个优势是安全。这个船也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船”,船体材料密度小于水,即便是船舱浸满水船也不会沉。另外在船的设计上,我们有设计核载一倍以上的储备浮力,能保证安全浮力,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其次船体耐磨耐撞。新材料的韧性极佳,强度是钢的12倍,可冲滩冲礁,船舶发生对撞也不会造成船体损坏。新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极低,如果子弹在船体上打个洞,破口边缘也不会随着时间越破越大,不会扩展损伤。


  第三个优势是新材料船更经济。能够节省每年维护清淤的费用、因磕碰导致的维修费用、涂装刷漆的费用。除了刚才说的“阻力小更节油”之外,我们船体设计上载货量更大,一般船跑两趟的货我们的船一趟就跑完了。船体材料抗UV耐老化,使用寿命20年以上比传统船舶更耐用。新材料是宽温材料,零下80到零上80℃都适用。


  数科邦:我们了解到公司目前的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在自主研发之路上,在您看来,团队研发的困难点在哪?


  潘岩:公司在船舶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赛道,新材料船舶的研发立项于2007年,从行业空白到国家检验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落地,经历了十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每一步都处于“吃螃蟹”状态。在这里,我十分感谢泛海核心团队的付出以及有关领导的支持,泛海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他们。

图片5.png

【省、市创业大赛获奖情况】


  回归到产品方面,当时国家的高分子材料成型系统在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尚无专业性较强的海工装备高分子材料智能成型系统制造研发团队及厂家,市面上所使用的设备也以直火加热为多,其它型式几乎全是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进口产品,本土研发能力较弱。在深入分析后,我们果断决定引入敏捷制造模式中相关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历经无数次试验与攻克难关,终于自主研发出高分子材料精密成型与智能制造系统。同时,我们编制了一套“空间分道、时间有序”的顺畅工艺流程,以智能化模块来代替人操纵各种机械设备,实现了流程高效和智能化。


ee6afbf72a31b94676cc9fee856afce.png

【无线测温系统及显示页面】


  数科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凭借哪些独特的核心壁垒脱颖而出?


  潘岩:公司是行业标准制定者与新材料船舶的开拓者,为国内第一家同时具备热塑性聚合物船舶独立设计与建造能力的企业,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新材料船舶全工艺资质的制造商。牵头编写了新材料船舶行业标准。主持编写了行标DB37/T4025-2020《热塑性聚合物船舶建造技术规范》、省级法规《山东省热塑性聚合物渔业船舶检验指南》。


  第二是拥有一支专业的船舶设计团队与高标准管理体系,吸纳了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研究人才参与项目课题研究,积极与各高校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协议。公司的生产线成熟,环评验收完毕,已通过CCS(中国船级社)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认证。


  第三是公司聚焦全流程知识产权与持续创新。从基础材料到生产的装备、工艺到最后的终端产品公司拥有全流程知识产权。授权专利26项,软著4项,并荣获山东优质品牌、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数科邦:在创业过程中,如何让客户接受泛海海工的产品,有没有哪个案例让您记忆犹新?


  潘岩:公司产品实力毋庸置疑,我们在售出产品时,都会承诺新材料船的耐磨耐撞。当时有一个山东的客户在购买我们公司的新材料船后,不相信我们新材料船撞不坏,曾开足马力朝码头上撞,想以船体被撞坏为借口拖欠尾款。结果,即便是受到了猛烈撞击后的船体依然完整,只有浅小的撞击痕迹,客户非常震惊,也因此对我们的产品产生了十足信任,并如期支付了尾款。


  数科邦:考虑到海洋工程领域的广阔前景和不断增长的重要性,您对未来有何展望?您希望公司在推动海洋工程领域引领那些变革?


  潘岩:未来,公司将坚定不移地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摆在公司战略发展的核心地位。关注人才的力量,全力打造海工行业优秀人才的孵化基地,培养一批在海工领域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人才,为实现我国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方面的突破贡献力量。


  依托自主技术创新,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改变现有中小型船舶行业高耗能、高生产成本、高排放的现状,带动诸如海上观光旅游、休闲垂钓、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海洋监测等海洋工程及船舶相关行业的技术革新和节能减排,激活蓝色“引擎”,共绘海洋高质量发展“蓝图”。一艘船可以驶向海洋,一艘载有现代技术的船舶则可以驶向没有边界的海洋,当前,中国船舶工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深耕海洋大数据、船舶与海洋装备、船舶无人驾驶系统、海洋新材料领域,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标签: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