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访 > 数科邦专访艾可萨科技:太空信息基础建设提供商,筑建新航天

数科邦专访艾可萨科技:太空信息基础建设提供商,筑建新航天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1-08-02 1966 0 1

  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卫星制造趋向批量化生产,大量在轨卫星将带来太空数据的爆发。为了更高效的利用数据,太空数据中心必然出现。

  西安艾可萨科技有限公司(EXA TECH)作为太空信息基础建设提供商,通过数据中心级别存储阵列技术和芯片化能力为卫星制造赋能,提供集合星载存储、星上处理与数传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卫星大容量数据存储与管理需求,优化卫星在轨计算能力,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我们的星载存储系统性能已被国家卫星总体单位及商业卫星公司广泛认可和使用。”艾可萨科技的创始人朱荣臻向数科邦介绍道。

  由艾可萨科技设计的新一代星载存储系统(AS3),可覆盖从微小、微纳卫星(立方星),一直到几十吨重的超大卫星全系列卫星平台,为我国加速进入“太空数据中心”时代夯实了基础。

艾可萨03.png

(由艾可萨科技独立研发的新一代星载固存系统)


  独有千秋,解决航天存储“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早在2015年,艾可萨原始团队就已经致力于探索新型卫星存储能力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帮助长光卫星升级存储系统时,他们发现第五代宇航存储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此,他们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最终研发出数据中心级别的阵列系统,成功设计出中国第六代星载固存系统架构

  这一系统架构具有高容量、高速率、高可靠、重量轻的优势,能够满足现阶段各形态卫星的存储需求,解决了航天存储领域“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艾可萨04jpg2.jpg

(艾可萨科技创始人朱荣臻)

  “我们是国内首家将存储阵列架构应用于卫星载荷系统的供应商,”朱荣臻向数科邦阐述道,“这极大提高了卫星的存储容量密度,赋予了卫星按需配置的扩展能力,并且使卫星具备文件管理系统的能力。”

  2020年1月,采用这一星载存储系统的“吉林一号宽幅01星”成功发射,这代表数据中心级别的存储阵列系统从此在卫星上重磅登场,中国的星载存储进入了存储阵列时代。


  以芯领航,产品应用于多家商业卫星公司

  “吉林一号宽幅01星”的成功发射,也标志着艾可萨科技成为中国第一家完成在轨验证的商业航天存储公司。在与长光卫星的合作中,他们不仅验证了第六代存储系统的可行性,还针对现有星载存储在通用化、数据精细化管理方面等不足,提出一种遥感卫星通用的新存储系统设计,来实现对大卫星多载荷数据的并行、分类存储。

  据数科邦了解,截止目前,艾可萨科技研发的星载存储系统(AS3)已有8套在轨运行,覆盖商业航天卫星制造商10余家。

艾可萨01.png

(艾可萨科技星载存储系统(AS3)C1L产品形态)

  此外,由他们自主设计研发的适用PCIE/SATA双端口宇航级SSD控制器芯片于2020年7月流片成功。这是我国首颗可应用于航天领域的最高可靠性的存储控制器芯片,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艾可萨科技以芯领航,为后续星载存储系统的发展锚定了方向。


  笃行务实,专注于“存储+航天”领域

  欲建高楼,更须打好地基。艾可萨科技之所以能在最前沿的行业中不断取得技术突破,离不开团队内优秀人才的支撑,更离不开他们“专注”和“务实”的精神。

艾可萨02.png

(艾可萨科技内部环境)

  “我们项目最大的难题在于产品研发涉及的工程门类庞杂,从无到有构建技术栈消耗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投入都非常巨大,”朱荣臻告诉数科邦,“比如X1项目,这个项目是我国最大的光学卫星项目,也是未来‘太空数据中心’的雏形。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将投入6到8年的设计研发时间和近亿元项目经费。”

  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这正是航天领域都会面临的困局。

  谈及如何面对此类难题,朱荣臻坦然:“解决之道,大道至简,”他笑言,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因素,无论研发难度有多大,他们都不甚在意:“我们的目标很坚定,就是专注存储技术底层,专注以质量保证为核心。做到数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高楼要有“强基”做支撑,巨轮需有汪洋的浮力承托才能远航。艾可萨科技在朱荣臻的带领下,深耕“存储+航天”蓝海,扎根于技术底层,“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每一步都迈得坚实。

  他们的技术将使卫星的数据处理能力“无限扩容”,让建设“太空数据中心”这一愿景不再遥远,让我国距离进入“太空数据中心”时代更进一步。他们将无垠寰宇拥入怀中,放在“芯”上。



原创声明:本文由受访主体独家授权发布,版权归数科邦平台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数据、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