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文章。
人类文明的演进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社科普及通过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思想、传承文明、弘扬人文精神,是凝聚人、塑造人、提高人的大众化教育重要形式。
2025-01-30 219 0 查看详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自近代开始到冷战结束,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继登场,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与战争状态。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但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在世界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当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抉择彰显出大国智慧与
2024-11-01 270 0 查看详情
这次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
2024-07-15 240 0 查看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近年来,旅游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被明确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文旅产业得江山之助,亦助江山之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旅产业将发挥独特作用。
2024-06-24 526 0 查看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场域,在回应现实的道德需求并建构新的道德原则的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原则,应从现代化经济构成要素维度理解其运行逻辑,从经济伦理角度理解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经济伦理研究。
2024-06-04 347 0 查看详情
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7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
2024-05-10 335 0 查看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深入系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推进新征程上的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历程,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性超越,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3-12-20 524 0 查看详情
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必须“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在数字经济总规模中,产业数字化的规模占比达到80%以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2023-08-23 403 0 查看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全球大势,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围绕数字经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高于GDP增速;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2023-08-22 534 0 查看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是一种革命性的新型经济形态,其核心在于将前沿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传统经济业务紧密融合,形成一种相互交织、叠加、融合而成的创新领域,这一融合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深刻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
2023-08-05 676 0 查看详情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