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提升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提升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4-04-26 159 0 0

提升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成为热议话题,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被深入探究。作为“从0到1”的创新,基础研究被称为“源头活水总开关”,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发展变革,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在看望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要求:“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名副其实的主力军。“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共识。


为自由探索提供广阔空间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创新药进入医保的速度明显加快,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两年内被纳入医保。


  “新药研发征途漫漫,特别是我们所从事的基础研究,更是这个过程中‘从0到1’的关键阶段。”吴蓓丽说,“从0到1”写满了曲折与孤独,但如果完成了这关键一步,将为新药奠定坚实基础,为患者带去无穷大的希望。为了这份期待,团队中有的年轻人冷板凳一坐就是近10年。有的前辈默默无闻投身科研,以毕生精力研发新药,造福千万患者。


  正如吴蓓丽所说,在现实技术难题面前,原始的科学原理也许会带来灵光一现,但同时又需要熬过漫长的孤独与等待,“十年磨一剑”往往是基础研究的常态。目前,长期稳定支持潜心研究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如科研支持不足、科研时间不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有待优化等。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基础研究需要长周期积累,要完善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减少非必要负担和打扰,让人才甘坐冷板凳,在科学的瀚海中自由探索。


  “自由探索是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不能规划,也不是让许多人一起去攻关。”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看来,好奇心导向的基础研究是不问出处的、不问干什么用的。“基础研究不适合于搞大兵团作战,基本上就是小团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一定要保持一定的体量支持一部分人做这种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尤其是要让青年人有独立的探索空间和较高的自由度。”刘忠范对目前有些领域过度强调应用研究,反而忽视基础研究的情况有些担忧。“支持一部分人去做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不是说将来都能有重大的科学发现,但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非常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表示,通过近几年去企业、地方调研,深刻感受到硬核科技成果稀缺、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特别重要。”他认为,高校要自觉担起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两个角色,为锻造新质生产力夯基蓄能。为鼓励支持自由探索,哈尔滨工业大学重点面向40岁以下青年教师实施“0—1原创探索计划”,前瞻布局引领未来的主要学科领域方向。对业绩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布局建设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和长期稳定的支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这得到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肯定,他们表示对于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一定要着眼长远,通过系统谋划,营造出更益于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生态。


让青年人才更加心无旁骛


  3月5日上午,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亮相“部长通道”。“以我长期在科研院所工作的经历,我的体会是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要赶早一点、宽松一点、面宽一点、跟得紧一点,帮助他们尽早地熟悉科研、培养兴趣、增强自信、把握方向。”阴和俊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础科研费用投到35岁以下的年轻人身上。时隔几天,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3月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我们会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青年科技人才是基础研究的生力军。相关研究表明,30—40岁期间是科研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最能出重大成果的时期,而这一阶段又往往面临科研支持不够、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大等突出问题。此外,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崭露头角机会少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科技人才沉心静气开展基础研究。近年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并推出具体举措,对于高校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是代表委员们的一致想法。他们有的通过前期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收集青年在从事基础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有的为青年科研经费配备、评价机制完善、薪酬待遇保障和科研平台搭建等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力量大步前进,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做得比较好,我们现在有信心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世界一流的博士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建议将研究生名额与经费、创造力挂钩并进行动态调整,这对于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有好处。“研究生名额对于高校各课题组的团队组建和成果产出至关重要,现在涌现出如大湾区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福耀科技大学等不少新兴科研型大学,解决研究生名额问题是它们非常关键的任务。”


  丁洪还建议大幅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待遇。“以C9高校为例,博士研究生每年收入在4-5万元左右,而参照《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2022届的就业人员平均年薪已超过12万元,博士研究生的待遇与毕业生薪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成立源于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呼吁,目前这里已打造出长期稳定的科研支持体系和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制度,鼓励着许多怀有梦想的青年科学家放松大胆向“无人区”进军。


  刘忠范表示非常赞同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要进一步减轻他们所背负的包袱。他介绍,我国高校一直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模式,经历了“珠峰计划”“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培养模式。这些创新性探索近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进来,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他认为,人才是多样化的,人才的成长过程也是漫长随机的,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建议进一步减少“帽子”的评价方式,避免让愈演愈烈的“内卷”竞争继续下沉,培育宽松的成长环境和文化土壤,让优秀青年人才自发地“冒出来”,而不是被“拔出来”。


“对内+对外”筑牢培养之基


  当下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倒逼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可以预知,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有力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如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人才缺失尤其是跨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而要培育复合型人才,就要打破高校以往以学科专业为主导的科研模式、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这对高校自主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尽管目前新的学科发展很快,但是像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原理都是没有什么变化的。现代科学比如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学基础,再比如信息科学的基础——半导体等,其实它的基础是固体物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高校首先要抓好学生基础学科的培养。其次,要让学生及早了解、接触前沿科学。“最新的进展和研究成果一般到读研究生的时候才能学到。可以把近代的一些著名实验加进去,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对前沿基础科学有所了解,这样在将来读研究生的时候比较容易上手,能够很快地走向科技前沿。”


  “现代科学发展非常快,需要很多的交叉型人才。”潘建伟说,量子力学建立之后也成为物理学的一部分,化学的很多东西,都是属于原子、分子的,也是由量子力学所统治的。从这种角度看,一定要对人才进行交叉培养,让多学科能够融合一下,这样的话对他未来的发展比较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陶智长期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和空天科技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他建议,可以试点探索项目制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在高校设立集成多个学科的特色培养项目,以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对课程、师资、平台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支持学生“多学科”培养、“多指标”评价,推动育人模式由直线型、分散式向矩阵型、集群式转变。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培养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探索类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参与“微课题”,激发研究志趣,培养科研习惯。针对高年级学生,可设置源自实际问题的高阶挑战项目,引导学生选定研究方向,为开展持续攻关打好基础。


  大科学时代对高校开放合作提出了新要求。在高校如何与外界协同发挥培养作用方面,丁洪认为,可以通过免税等方式鼓励企业等创新主体与高校一起推动原创性研究。“现在有些企业很有情怀,比如腾讯做了两个很大的面向基础科学、促进基础研究的公益基金——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我也有幸成为第一批新基石研究员。”据了解,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5年来共资助了248位青年科学家,就2023年的获奖情况来看,48人里共有38人来自各大高校。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坚定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固基赋能。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标签: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